![]() |
鈊象董事長李柯柱 |
鈊象在1989年由董事長李柯柱創立,當時看好全省電玩場所林立,鎖定電玩機台主機板維修業務,賺進大筆鈔票。後來因國內掃蕩電玩場所,業務量大減,轉型研發大型機台遊戲,將戰場從台灣擴大至全球,同時發展線上遊戲,以兩大業務搶市。
不過,由於近年來,義大利、大陸的遊樂場執照發放開始限制,致使商用機台需求緊縮,影響鈊象業績表現,也讓該公司不得不思考開闢新藍海,期盼公司能重拾成長動能。
鈊象在2015年時,開始與澳洲博奕大廠Aristocrat合作,跨足此博弈市場,厚植軟硬體實力基礎,讓獲利回升,2016年每股純益12.78元,但卻2017年時,鈊象與Aristocrat終止合作關係,當時市場均認為鈊象在棋牌類市場的業務將受挫。
然而,鈊象公司仍憑藉不斷努力來證明自身實力,2017年每股純益12.97元,創六年來新高,顯示市場競爭力仍相當強悍,2018年每股純益也有12.51元,而去年因海外耕耘開始收獲,每股純益直接衝上28.08元,創歷史新高,股價也一舉突破600元大關,成為大盤焦點個股。
業界人士分析,鈊象短短幾年內就獲利大爆發,主要是做對了三件事情,首先是聚焦博弈市場,其次是廣納海內外遊戲開發人才,第三則是導入AI行銷技術,精準判斷玩家的消費點。
鈊象董事長李柯柱曾指出,全球博奕市場商機龐大,公司目前僅僅吃到2%市場,未來成長空間仍相當大,加上疫情因素,讓許多玩家願意花更多時間在棋牌類遊戲或博弈遊戲,推升業績表現。
此外,鈊象員工數近千人,是國內上市櫃公司中,員工總數最多的業者,擁有充沛的遊戲開發人力當做後盾,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遊戲市場中,快速推出遊戲以及修改程式,讓產品能更貼近玩家需求。
最後,鈊象也導入特殊的AI行銷技術,深入解析玩家消費儲值行為與遊玩路徑,從大數據中,「挖出」含金量(消費力高)的玩家,並在該玩家輸太多時,立即贈送推薦禮包安撫,藉此留住消費力高的客群。
業界人士指出,遊戲獲利的不二法門就是想辦法讓玩家掏錢,而鈊象的AI行銷技術奏效,這或許也是其他遊戲商難以複製的竅門,同時也是該公司獲利衝高的關鍵因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